7月,是湖南最为炎热的时节,而在湘西州凤凰县,这个夏天被记住的将不仅是酷热,还有其在中国磁浮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节点性事件——2021年7月11日,凤凰磁浮高铁站1组单渡线道岔完成吊装架设,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磁浮+文化+旅游”项目——湖南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全面进入“倒计时”。
时间拨回2020年4月28日凌晨,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长沙磁浮快线跑出了160公里的时速,成功完成了最高设计速度的达速测试,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磁浮技术在中速领域的攻关取得重大成功。亦是同年,亦是同一条磁浮线路,又有重大喜讯传来:长沙磁浮东延线接入T3航站楼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数年后长沙将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盾构磁浮隧道,这也将是届时世界上最长的磁浮隧道。
在整个轨道交通(含磁浮)产业链中,除了领先全国的装备企业外,在创新平台及科研院所方面,湖南省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9年,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落户株洲,相关的10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湖南轨道交通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
正如2015年12月28日,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发表的署名文章《写在长沙磁浮列车开通试运行之时》中所言:“我期待长沙在建设中部交通枢纽中走在前列、期待我省具有先发优势的磁浮技术走向产业化。”
然而,从产业链战略发展角度来看,整个产业链缺乏最为关键核心的环节,那就是串联带动整个产业链规划设计环节。“有车、有技术,怎么落地应用至关重要!”湖南省首批勘察设计大师、湖南交通设计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即便我们拥有再好的磁浮车辆、再好的控制技术,如果不能找到最适合的地方、建设最适合的轨道线路,也无法让这辆好车顺利跑起来。”
轨道磁浮设计研究院
“坚守精心设计的初心,日以继夜的埋头苦干,以优质的设计逐步赢得市场的信任。” 回忆起屡屡碰壁的开拓期,轨道磁浮院院长戴旺介绍,不论是内部技术讨论,还是外部方案汇报会,湖南交通设计院的一批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如张进华、张贵明、胡惠华、刘利群等都会及时跟进、深度参与,随时随地为研究院团队的业务成长倾力指导。
成立一年多,轨道磁浮院便依托湖南交通设计院在60余年的历史技术积累中获得了市政行业(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甲级工程设计资质,是湖南省内唯一拥有该资质的设计单位,意味着拿到了自主承接轨道交通设计项目的最高“通行证”。
相较于传统铁路企业,轨道磁浮院基于强大的技术传承,在城市发展、线网规划、交通集散等方面对国内迅猛发展的城市群建设,更具复杂工程技术的创新优势、更具综合交通问题的处理能力。前期规划对磁浮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轨道磁浮院对轨道交通(含磁浮)规划特别重视,从规划等前期工作入手,开拓轨道市场。2018年,省委指示湖南交通设计院负责长株潭“三干两轨”前期研究工作,其中轨道交通部分由轨道磁浮院具体负责。
轨道磁浮院以2017年10月湖南省磁浮轨道交通专题会议精神为基础,遵循“线路最短、投资最省、拆迁最少、效益最优”理念,坚持“线路直,拆迁少,站点精,连重点”的原则开展长株潭三市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圆满得出了方案初步规划设计成果。
深耕湖南轨道交通市场,轨道磁浮院还陆续完成了《湖南省市域(郊)铁路发展研究》《湖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湖南省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发展规划》《长沙市小运量有轨公共交通建设规划》《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湖南省铁路专用线规划》等,为轨道磁浮院积累储备了坚实的专业技术能力。
湖南交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进华认为,中低速磁悬浮技术在当前最主要的运用场景为城市市区与旅游景点,它不仅是全球首个“磁浮+文化+旅游”项目,也是湖南省磁浮技术在商业运营领域的新探索。
凤凰磁浮项目效果图
“每个站点都是一个景点,凤凰磁浮列车将打造成观景、人文、智能的特色列车,游客可以在车厢内感受到其他轨道交通所不具备的体验和服务,足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凤凰磁浮文旅项目院总设计师、轨道磁浮院总工程师邱冰介绍,车站建筑设计还获得湖南省2019年首届绿色建筑设计竞赛银奖。
正是这一个个项目,让轨道院逐步实现蜕变,厚积薄发。
2020年9月,在长沙轨道集团支持下,湖南交通设计院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成功中标“长沙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云塘站-五里牌站)勘察设计项目土建设计二标段工程”。“中标后,所有团队成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我们寄予厚望的长沙主场,功夫不负有心人!” 提起这件事,轨道磁浮院副总工程师邓娟红依然激动。
长沙市地铁7号线环保局地铁站口效果图
今年6月,轨道磁浮院还中标乌昌磁浮项目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项目,在省外市场实现了该业务零的突破,彰显了企业轨道磁浮交通领域强劲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我们还携湖南的磁悬列车、磁浮技术带动一大批装备生产、工程建设企业走出了湖南、走向了世界。”轨道磁浮院副院长戴珏认为,湖南交通设计院轨道磁浮院大踏步走出去,牵动关联企业协同外拓,将助力湖南轨道交通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
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新型轨道交通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远未止步。湖南交通设计院轨道磁浮院肩负重要使命,正积极探索实施智轨、云巴、有轨电车项目,将推动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优化升级,以承担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全国低运量轨道交通适应性研究课题为契机,全面研究中低运量轨道技术和政策适应性,为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积极布局铁路领域,已经完成了10多条铁路专用线前期设计工作,还有20余项涉铁工程设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湘江新区梅溪湖市府线智轨项目
五年来,湖南交通设计院轨道磁浮院羽翼丰满起来: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一百多人的团队,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承接项目从省内拓展至海内外,同时承担了省级公司的科研课题5项,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20余项专利正在申报中,成长为中国轨道磁浮设计领域的“领跑者”。
市场的大门徐徐打开,迎面而来的是更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轨道磁浮人将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肩负起应有的发展使命,闯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